6月8日至1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寧夏考察。這是6月8日下午,習近平在吳忠市紅寺堡區紅寺堡鎮弘德村看望移民搬遷群眾,向村民們揮手致意。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攝 6月8日至1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寧夏考察。這是6月9日下午,習近平在銀川市賀蘭縣稻漁空間鄉村生態觀光園,同正在勞作的村民親切交談。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攝 …【詳細】
新華社北京5月22日電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趙樂際22日下午來到他所在的黑龍江代表團,同代表們一起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會場氣氛活躍、討論熱烈,王金會、劉蕾、田立坤等代表先后發言,趙樂際認真傾聽,并與代表們交流討論。 在聽取代表發言后,趙樂際說,完全贊成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回顧2019年和今年以來工作,科學研判當前國際國內形勢,深入分析困難挑戰,實事求是確定目標任務,是一個求真務實、凝心聚力的好報告。 趙樂際指出,過去…【詳細】
新華社北京5月22日電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22日下午來到他所在的江西代表團,同代表們一起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栗戰書認真聽取了張偉、王少玄、馮帆等代表的發言,不時同大家交流討論。 栗戰書表示,過去一年多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大局、統籌全局、引領變局,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取得了新的重大進展。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現了在克服困難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任…【詳細】
為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落實“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要求,經院領導批準,5月10日至11日,第二研究部黨支部由支部書記李穎同志帶隊,盧潔等8名同志參加,赴河北省張家口市陽原縣開展“黨史讀物進校園”贈書儀式暨老一輩革命家家風故事宣講特別黨日活動,并慰問我部在陽原縣職教中心支教扶貧干部光新偉同志。張家口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崔彥彬、副主任伊海,陽原縣委書記孫海東,張北縣委書記郝富國,陽原縣委副書記王羽霄,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張建斌,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第23批支教隊員出席,陽原縣職教中心師生800多人參加“…【詳細】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和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做好脫貧攻堅全面勝利后的鄉村振興工作,我院積極發揮自身優勢,以黨史學習教育為著力點,向甘肅省鎮原縣、河南省南召縣和河北省唐縣等3個定點幫扶縣捐贈9000冊《習近平論中國共產黨歷史》《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關于中國共產黨歷史論述摘編》《中國共產黨簡史》等黨史學習教育圖書,為三縣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提供服務,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人心。通過學習教育,積極引導定點幫扶縣黨員干部學史明理、學史增…【詳細】
感 謝 信 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時光荏苒,歲序更新,值此新年即將到來之際,慶陽市委、市政府和265萬老區群眾,懷著深深的敬意和滿滿的誠意,在此感謝貴研究院多年來帶給我們的溫暖和幫扶。 2020年是慶陽革命老區脫貧攻堅決戰決勝、收官收口之年。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認真貫徹落實全國中央單位定點扶貧工作推進會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緊扣地方實際,發揮自身優勢,牢牢扛起定點幫扶責任,傾情用力,慎終如始,助推鎮原縣如期實現脫貧摘帽,全縣貧困群眾生活極大改善。對貴院的辛勤付出、卓越貢獻,我…【詳細】
十七年傾力扶貧,十七年情滿太行。 自2003年定點幫扶唐縣,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向全黨全國發出脫貧攻堅的動員令,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著眼于“精”,發力于“準”,咬定目標、堅持不懈,不斷促進扶貧與扶志、扶智深度融合,拓展貧困群眾就業渠道,不斷增強貧困地區可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織就了一幅脫貧攻堅的七彩畫卷。 紅色:撬動黨史支點,增強紅色資源貢獻力 唐縣是一片被紅色精神滋養的革命熱土,是白求恩和柯棣華大夫戰斗、犧牲的地方,是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舊址所在地,有著豐富的紅色資源。 “…【詳細】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突出位置,脫貧攻堅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譜寫了人類反貧困歷史新篇章,得到了國際社會廣泛贊譽。今年,我們如期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發展歷史上首次整體消除絕對貧困現象。這個足以載入人類社會發展史冊的偉大成就,深刻地向世界展現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 生動展現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顯著優勢。消除貧困、改善民生、…【詳細】
“您好,我是唐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想和貴單位投融部的領導洽談一下業務,煩請聯系一下! “唐縣,沒聽說過! “這是我的工作證,我現在唐縣扶貧!薄 說起當初與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聯系業務時遇到的波折,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在唐縣掛職扶貧副縣長郝云昌記憶猶新。 80后的郝云昌,陽光、謙遜、低調,干工作有情懷、有章法、雷厲風行。與之交談,印象最深的是他常掛在嘴邊的三句話:“用心扶貧”“用情克難”“用力干事”。 2018年冬,郝云昌剛來到唐縣時心情忐忑。 “說實話,唐縣在哪里?扶…【詳細】
按照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院長曲青山同志指示精神,10月19日至21日,第二研究部調研組由李穎同志帶隊,盧潔、費虹寰等6名同志參加,赴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出席為郭原初級中學“周恩來班”命名和授牌儀式及調研毛莊村扶貧工作。 “周恩來班”創建活動,是我們在探索有效加強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中逐步形成的一個新思路、新亮點。全國第一個“周恩來班”1986年誕生于南京的梅園中學。宋平同志專門為“周恩來班”題字。30多年來,原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周恩來思想生平研究分會、周恩…【詳細】
2020年9月17日,陳郝杰在甘肅鎮原縣毛莊村接受記者采訪。如今,這片辣椒是毛莊村的重要產業。 “同學們,我們攤上大事兒啦!攤上好事啦!”9月18日上午,在甘肅省鎮原縣的郭原初中,校長對師生說道,“我們要感謝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感謝陳郝杰書記”。 2015年,中央要求各級機關和國企、事業單位向黨組織軟弱渙散村和建檔立卡貧困村選派第一書記,任期一般為兩年,任務是建強基層組織、推動精準扶貧。 陳郝杰是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的干部,該院定點幫扶鎮原縣,已向該縣派出三任駐村第一書記,陳郝…【詳細】
內容提要 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不懈奮斗,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在現代化建設的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開辟了人類走向現代化的新路,同時進一步深化了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認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歷史性成就,無論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還是在人類發展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上,都具有重大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睂崿F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是我們的歷史責任,也是…【詳細】
擺脫貧窮,讓人民過上好日子,一直是毛澤東的夙愿。中華民族是帶著積貧積弱、落后挨打的恥辱進入20世紀的。為民族謀復興,為人民謀幸福,是近代中國的主旋律,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毛澤東在領導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方面做了極大努力。 找到中國貧困問題的根源 1949年7月,就在新中國即將成立的時候,美國國務卿艾奇遜給總統杜魯門寫了一封信,信中說:“中國人口在十八、十九兩個世紀里增加了一倍,因此使土地受到不堪負擔的壓力。人民的吃飯問題是每個中國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個問題。一直到現在沒有一個政府使…【詳細】
6月1日下午,院長曲青山、院務委員徐永軍,在主辦公區與我院定點扶貧縣鎮原縣縣委書記毛鴻博、縣長侯志強,縣委常委、副縣長夏俊杰(我院掛職干部)等一行8人進行會談。辦公廳主任王全春、辦公廳副主任唐斫、牟建君,教育部職教所副所長劉寶民等陪同,教育部職教所和院扶貧辦部分同志參加會談。 曲青山同志代表院務會對鎮原縣縣委書記毛鴻博一行8人的到來表示歡迎,同時表達了對鎮原縣干部群眾的問候。曲青山同志指出,院務會始終高度重視定點扶貧工作,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產業扶貧是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產業增收是脫貧攻堅的主要途徑和長久之策。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我院加大幫扶資金特別是產業扶貧資金的投入力度,助力3個定點扶貧縣加快扶貧產業發展,鞏固脫貧成效,實現脫貧效果的可持續性。 5月20日,我院定點扶貧縣河南省南召縣城郊鄉東莊村舉行“蠶菌”模式產業發展與技術研發項目簽約儀式。本次簽約儀式被人民網、央廣網、中國網、網易、搜狐、今日頭條等各類媒體平臺重點宣傳報道,引發輿論關注。 此項目是我院2020年定點扶貧計劃中的重要內容,資助專項扶貧…【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在《求是》雜志發表重要文章《扎實推動共同富!,其中“加大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調節力度并提高精準性,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合理調節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是非常重要的內容,這一重要文章釋放的強大政策信號,為我們推進共同富裕提供了更為精確的科學指引。 我們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根本目標是實現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已經成為社會熱點,對此的討論不乏真知灼見。當然,對錯誤認識也必須大力澄清并加以排除。自共同富裕思想形成以來,其各項舉措始終建立在依法合理的堅實基礎之上,以稅收…【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這一凝聚人類共同理想、反映中國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的奇跡與壯舉,不僅在中國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在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中也具有重大的世界歷史意義。 中國脫貧成就的世界貢獻 中國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取得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偉大成就,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極大減少世界貧困人口。改革開放以來,按照現行貧困標…【詳細】
[摘要]共同富裕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一個基本問題,是馬克思恩格斯對未來社會的一個基本設想。作為馬克思主義的忠實傳人,中國共產黨始終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為己任。新中國成立后,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明確提出走社會主義強國道路,使人民群眾“共同富裕起來”。在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過程中,以鄧小平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明確提出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最大優越性就是共同富裕,并把打破“大鍋飯”作為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突破口。在領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各個階段,我們黨和國家領導人始終高度重視共同富裕問題!【詳細】
這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光榮!這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光榮!這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光榮! 全面小康是實事求是、因地制宜、著眼長遠的小康 做好“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有機銜接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作出的莊嚴承諾,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期盼。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黨和國家發展全局高度,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闡述和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意義和歷史地位、目標要求和衡量標準、重點任務和具體舉措。 如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已經實現了第一個百年…【詳細】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改革開放以來,黨使用“小康”概念來確立發展目標,將老百姓過好日子的樸素愿望與國家的發展進程聯系起來,把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夢想變成了現實。 “小康”蘊含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受到歷史條件限制,這種追求長期以來并未實現。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團結帶領人民逐步改變了國家“一窮二白”的局面。改革開放后,鄧小平提出到20世紀末在中國建立一個小康社會。此后,小康內涵不斷豐富,目標不斷聚焦…【詳細】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為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是黨向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訂立的一份“軍令狀”,也是一份莊嚴的“歷史契約”。新時代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全黨和全國人民經過幾年的艱苦決戰,在2020年迎來決勝收官、兌現承諾的時刻。來到這一歷史里程碑面前,回望風雨兼程走過的路,很值得我們思考一個問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理論和實踐,對中國的歷史和未來,意味著什么,帶來什么啟示?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既是在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上設立的一個階段性目標,又拓展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途徑和布…【詳細】
10月23日,在第七個國家“扶貧日”之際,湖北省委黨史研究室組織室機關黨員干部職工到扶貧駐點村鄂州市杜山鎮柯營村,開展以“我為精準扶貧辦實事”為主題的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室副主任劉宏蘭、別業超、李福珍,二級巡視員周少華參加。室機關婦工委、關工委老同志代表參與系列活動。 實地扶貧調研、走訪慰問貧困戶。室領導帶領分管支部黨員干部,結合全室年度精準扶貧工作計劃,組織開展扶貧調研、走村入戶進行宣傳、解讀扶貧政策,與貧困村干部群眾共商脫貧防返之策、共謀致富發家之路。逐一入戶走訪慰問9戶包保貧困戶,鼓勵他們樹…【詳細】
新疆喀什地區伽師縣古勒魯克鄉古勒魯克村村民莫拉·艾麥爾看著自家羊圈里茁壯成長的“扶貧羊”,喜悅之情溢于言表,他激動地說:“7月的時候,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給我們村贈送扶貧羊,我家領到價值2000多元的2只母羊,為我家盡快富裕起來提供了幫助。我要一直好好養這些羊,爭取每年每只都能生1至2只小羊,現在我們脫貧致富沒有問題了!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脫貧攻堅統一部署,緊緊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堅持把定點扶貧工作作為重大政治…【詳細】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湖北省委黨史研究室領導班子成員以調查研究、“送技術下鄉”等形式,扎實開展脫貧攻堅工作。7月2日,室副主任劉宏蘭、省農業廳水科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李杰一行冒雨赴鄂州駐點村鎮,開展脫貧攻堅調研和“送技術下鄉”活動。 劉宏蘭一行冒雨走訪包保貧困戶、考察扶貧項目、察看種養基地、看望駐村工作隊員。在走訪了解貧困戶“三不愁兩保障”情況時,重點了解了貧困戶的住房情況、生活飲水、醫療保障和家庭收支等。得知貧困戶“三不愁兩保障”已經得到初步解決時,…【詳細】